聽力損失FAQ|『常見問題解答及解決方案』-頌恩助聽器

常見問答總整理-聽力損失

聽力損失是指對聲音的感知能力受到損害或減弱的狀態。可以涵蓋從輕微的聽損到完全失聰的廣泛範圍。

聽力損失可能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包括自然老化、遺傳因素、疾病、外傷、長期暴露於噪音等。

在這個FAQ網頁中,您將找到關於聽力損失的常見問題的解答,包括可能的原因、常見症狀、診斷方法和治療選項。我們希望這些資訊能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聽力損失並找到適合您的解決方案。

聽力損失

hear 聽力 聽力損失 聽不到 老人 聽損

無論您是自己面臨聽力問題,還是關心他人的聽力健康,在這裡,我們將回答一些關於聽力損失的常見問題,希望能為您提供有用的指引,幫助您更了解認識聽力損失以及相關議題。

耳朵 聽力 人類 聽力損失 聽力受損 聽損

聽覺路徑主要分為四個部分:
  1. 外耳:包括耳廓及外耳道
  2. 中耳:包括鼓膜(耳膜)、聽骨鏈

    (錘骨、砧骨、鐙骨)以及耳咽管(歐氏管)

  3. 內耳:包括前方 耳蝸(耳蝸神經)以及後方 前庭半規管(前庭神經)
  4. 中樞:腦幹聽覺神經核與大腦聽覺中樞。

聲音傳播聲波在外耳被擴大,傳到中耳,震動耳膜及聽骨鏈,以「槓桿原理」把聲波的能量轉成「機械波」接著傳到卵圓窗,引起耳蝸內的液體波動,引發毛細胞擺動,然後耳蝸內數以千計的毛細胞再將「液態能」轉換成「電能」,這些訊號隨後便沿著聽神經,分別傳遞至同側與對側的中樞區域,最後在大腦聽覺區分析解讀,成為我們所能理解的「聲音」。

聲音除了以上的空氣傳播之外,也可以透過骨傳導,顱骨振動將聲音傳至內耳。

除了因為車禍、外傷讓耳膜破裂等的外部原因之外,如果是突然感覺耳朵悶悶的、有水聲、單側耳鳴、甚至聽不到聲音,則有可能是突發性耳聾,建議您前往『耳鼻喉科』進行就醫診斷。

如果是耳朵聽力逐漸聽不清楚的話,可以來助聽器公司做免費聽力檢測,由選配師為您分析說明聽力狀況,再進行後續聽力服務。

人耳可以聽到的頻率範圍約為20Hz~20,000Hz,一般人正常聽力範圍為25分貝以內,這代表能聽到的最小音量應該要低於25分貝。
  • 輕度聽損:能聽到的最小音量介於25分貝到40分貝。
  • 中度聽損:介於41到70分貝,一般音量無法對談,需要透過高分貝喊叫才能溝通。
  • 重度聽損:介於71到90分貝,通常無法與人正常談話,對於人際、心理健康關係會有很大的障礙。

一般導致聽損情況種類:

  • 中耳炎:最常見於兒童,如果沒有妥善治療,可能導致鼓膜穿孔或破裂,引起聽損。
  • 長期高噪音環境:長期處於噪音環境,或聽音樂時耳機聲音過大,可能導致聽損。
    一般來說,低於85分貝的聲音不容易造成聽力問題,如果大於85分貝,就需要注意。
  • 遺傳因素:大部分跟基因缺陷有關,也是遺傳性疾病中最常見的問題。
  • 疾病或先天缺陷:內耳病毒感染、循環不良或高血壓等,可能會影響聽力。
  • 聽覺器官自然老化:人體的自然老化,會導致聽力器官出現退化,造成聽力下降。
  • 意外或外力傷害:包括頭部意外、爆炸等,可能引起聽損。
  • 藥物傷害:部分抗生素、止痛藥(如:阿司匹靈)、化療藥物等,可能影響聽覺器官,造成聽損。

聽力損失的因素很多,一般而言,聽力損失主要來自於病變;當外耳、中耳、內耳聽神經及腦聽覺中樞的任何部位有病變時,都會造成聽力損失。

聽力在我們的生活品質扮演著重要的作用,而長期聽力損失可能對生活和健康產生多方面的影響。

  1. 社交隔離:因為聽力損失造成交流困難,導致感覺孤單、與他人疏離和社交隔離的情況。
  2. 語言和溝通能力:聽力損失可能對語言發展和溝通能力造成負面影響。特別是在幼兒期,聽力損失可能阻礙語言和溝通的正常發展。
  3. 心理健康問題:長期聽力損失可能導致焦慮、壓力、抑鬱和自信心下降。面對溝通困難和社交壓力,個人可能感到沮喪和情緒不穩定。
  4. 職業和學業影響:聽力損失可能對職業和學業產生影響。在工作場所或學習環境中,理解和參與溝通可能變得困難,影響到工作表現和學業成績。
  5. 健康和安全:聽力損失會造成大腦「認知負載」,因為大腦必須花更多時間與精力處理聲音,進而造成大腦功能退化甚至萎縮;此外也會影響社交,間接導致智力衰退。因為減少對大腦聽覺區的刺激,並且增加大腦其他區塊的負擔,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會比一般人高出3~5倍,也因為聽損影響平衡感,增加3倍跌倒風險。

聽力損失依病變位置不同區分為三類:

  1. 傳導性聽損:受損部位在外耳、中耳,或因耳垢阻塞導致造成。成因包括中耳感染、中耳發炎、耳垢堵塞、鼓膜穿孔、聽小骨斷裂或硬化受損所致。
    傳導性聽力損失會在輕度到中度。而且通常可藉由藥物治療或手術來改善
  2. 感音性聽損:受損部位在內耳或聽神經。這類型的聽力損失可能是由於細菌或病毒感染內耳、自然老化和過度暴露在高噪音環境等所造成。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通常是漸進性的,患有這種類型的聽力損失的人,通常是語音識別和交流受到影響,才意識到自己聽力損失的問題。
  3. 混合性聽損同時具有傳導性及感音性的類型。混合性聽損多為內耳及聽神經部位的損傷,加上外耳或中耳的狀況,如耳垢過多結塊阻塞,甚至有慢性中耳炎等狀況而造成聽損。
如果聽力損失的部位在外耳或中耳,通常可以藉由藥物治療或手術來改善。 損傷的部位在內耳的話,則聽力損失無法恢復,只能透過配戴助聽器植入人工電子耳來改善聽力狀況,即使聽損,仍有機會能維持住聽力,同時能幫助聽損者聆聽生活中的許多聲音。 而人工電子耳是一種將電極植入內耳的裝置手術。分為兩大部分,內部分是接受器與電極,須經由醫師手術植入;外部分是有線圈與聲音處理器,須由聽力師幫忙術後開頻。 價格較為昂貴,目前多用於「極重度聽損」者。大多數聽損者經由配戴助聽器就可獲得助益。

登入

忘記您的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