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問答總整理-聽力檢查
聽力檢查的目的是確定一個人的聽力狀況,檢測是否存在聽力問題或聽力損失。這可以幫助醫生或聽力專家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的診斷或治療。聽力檢查通常包括一系列測試,例如聽力篩檢、聽力閾值測試、語音測試等,以評估個人對不同頻率和音量的聲音的感知能力。
在這個FAQ網頁中,您將找到關於聽力檢查的各種問題的解答,包括聽力檢查的目的、流程、常見的檢測方法,以及如何準備和應對檢查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情況等等。
聽力檢查
聽力檢查是保護您聽力健康的重要一環。我們整理了一些常見問題的答案,包含聽力檢查項目、費用以及聽檢設備的介紹,讓您對聽力檢查有更清晰的了解。
助聽器公司與醫院聽力檢查有什麼不同?
醫院與助聽器公司的聽力檢查最大的差別,在於醫院不僅僅是檢測聽力水平,還可以診斷和治療與聽力相關的疾病和問題,如中耳炎、耳鳴等。
助聽器公司則是側重於評估客戶的聽力水平和需求,更注重在提供助聽器產品和售後服務,以改善客戶的聽力體驗。
聽力檢查需要多久時間?
一般完整的聽力檢查大約為30~40分鐘,檢查時間視個人聽力狀況而定,如果是特殊情況則為50分鐘。
聽力檢查需要多少錢?
醫院進行聽力檢查項目約為3,000元(實際價格以醫院實際報價為準),頌恩提供免費及專業的聽力檢查服務,替您省去掛號/檢測費以及耗時的排隊檢查時間。
聽力檢查項目有哪些?
一般聽力檢查項目主要可分為5個項目:
- 觀察耳道:檢查外耳道及耳膜狀況,確認耳道種類以及是否有耳垢或異物,耳膜是否完整。
- 中耳功能檢查(Impedance Audiometry):檢查中耳功能狀態,確定聽力障礙的發生部位。 利用低頻音導入受試耳外耳道,引起鼓膜、聽骨鏈、卵圓窗、鼓室腔、咽鼓管以及中耳肌肉等結構的振動或變化。
- 純音聽力檢查(PTA):判斷聽力損失程度及性質。 不僅操作簡單,還能比較全面地反映受試者的聽力狀況。 聽力閾值測定 (1) 八度音聽力閾值之測定 →250,500 , 1k , 2k , 4k , 8k Hz (2) 跨傳聽力(cross hearing)→遮蔽檢查(masking) →氣導相差40 dB、骨導相差15 dB (3)平均純音聽力閾值: (0.5k+1k+2k+4k Hz)/4 各頻率的聽閾連線的結果,就稱為「聽力圖」。
- 語音聽力檢查(Speech Audiometry):檢查項目:SRT/SDS/MCL/UCL 有時候,語音聽力檢查和純音聽力檢查結果會不一致。因此,用言語信號作為聲刺激來檢查受試者的覺察和識別能力,是聽力學檢查及助聽器選配過程中一項十分重要的測試。
- 特殊檢查:電生理聽力檢查視聽力狀況,藉由對聲音的電生理反應檢測及預估聽力狀況,不管是聽性腦幹反應檢查(ABR)、穩定狀態的聽性誘發反應檢查(ASSR)、聽覺反射檢查(OAE),皆由儀器直接偵測。
聽力圖表怎麼看?
藉由聽力圖,我們可以得知自己的聽力損失狀況,一張聽力圖中都有兩個參考數值,分別為頻率(單位:赫茲)及音量(單位:分貝)。
- 頻率:在聽力圖的上方有250,500… …8000等數字,這些數字是表示聲音的頻率高或低。數字愈小,如125、250… …等,頻率則愈低。又如2000、4000、8000等數字愈大,則頻率愈高。
- 音量:在聽力圖的左右側,由上而下依次為-10,normal,10… …120,這些是說明了音量的大小(單位為分貝dB),數字愈小,表示聲音愈小聲,如果很小的聲音都能聽得清楚,則表示聽力良好。
聽力檢查度數標準如何判斷?
- 正常聽力:聽力閾值(dB HL)小於25以下,聽力健康的人甚至可能會聽到低於0的負 dB HL值。
- 輕度聽損:26~40dB
- 中度聽損:41~55dB
- 中重度聽損:56-70dB
- 重度聽損:71~90dB
- 極重度聽損:91dB以上
申請助聽器補助要到哪裡做聽力檢查?
申請政府助聽器補助必須先要有身心障礙證明,而身心障礙證明須由政府指定鑑定醫院開立。
領到證明後,可至指定鑑定醫院、輔具中心、聽力所,透過聽力師施行聽力檢查,並開立9號輔具評估報告書,才具備申請補助的資格。
提供您全台身心障礙鑑定醫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