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arkey EDGE AI
2025年 9 月 17 日Phonak CROS Infinio
CROS Infinio 首次使用便能提供卓越音質與持久續航,提升您的生活品質。其堅固耐用的設計可輕鬆應對日常挑戰,滿足不同生活情境的需求。全新升級的高效充電電池更能提供全天電力,讓您從早到晚都能自在聆聽無間斷。
CROS Infinio ●
開啟無限可能的世界
 
															75年來,峰力持續研發聽力解決方案,專注於提升語音清晰度,為您打造瑞士精工的助聽科技。我們相信良好聽力對幸福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我們突破技術極限,致力於創新及打造讓您保持社交參與、心情愉悅及充滿活力的產品。
Phonak CROS Infinio 為您帶來無縫的聲音體驗。對於單側聽損人士,CROS 是您值得信賴的夥伴,幫助您與周圍的世界互動。它從失去聽力的一側拾取聲音,並將聲音傳輸至 Audeo Infinio R 助聽器,根據您另一側的聽力需求進行專業調整。這意味著無論聲音來自何處,您都能輕鬆跟隨並享受對話。與 CROS Infinio 一起,體驗全新的聽力舒適與自由境界!
卓越音質
Phonak CROS Infinio 為您帶來全新境界的卓越音質。內建耐用且可充電的電池,無須擔心助聽器電量¹,盡情享受生活中的珍貴時刻。選擇 CROS Infinio ,體驗無數人已經感受到的好處!
研究顯示,使用 CROS 的配戴者能體驗到:
 
															與 Audeo Infinio 搭配,無縫連接
進入一個始終保持連接的世界,重新定義界線,無限的可能性等著您。Phonak ERA 晶片讓您時刻保持連接,實現免持通話和音訊串流,同時提供更穩定的藍牙連接能力。藉由點擊控制輕鬆與周圍世界互動。CROS Infinio 與myPhonak 配對來遠端操控與個人化調整,量身打造您的聽力體驗。
 
															為生活設計
CROS 以卓越的耐用性與可靠性設計,能應對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挑戰。無論在充滿喧囂的城市街頭,或靜謐的自然環境,始終伴您左右,讓您隨時隨地保持連結,不錯過任何重要對話與珍貴時刻。
myPhonak
myPhonak 是一款功能豐富且具備獨特個性選項的免費智能手機應用程式,簡單操作,讓您輕鬆掌控您的助聽器。
- 根據不同情境,客製化調整聆聽體驗,滿足您的需求。
- CROS 用戶可隨時調整聲音平衡或是將 CROS 麥克風靜音/取消靜音,方便外出時使用。
CROS Infinio R 系列
顏色
- 沙灰棕色
- 檀香色
- 栗子色
- 石墨灰
- 絲絨黑
- 香檳色
- 銀灰色
充電盒
 
															Phonak ChargerGo RIC Infinio
- 內建電池,可隨時隨地充電方便又安心
- 磁吸式設計的充電盒蓋保持穩固閉合
 
															Phonak Charger RIC Infinio
備註
1.大於16個小時
2.由西安大略大學健康科學學院、國家聽力學中心 Paula Folkeard 博士/研究經理, 南密西西比大學 Hasan K. Saleh 博士,Sonova 研發部門首席專家 Volker Kühnel ,多倫多 Sonova 副總裁 Jinyu Qian 博士,大學健康科學學院國家聽力學中心教授兼主任 Susan Scollie 博士於2023年4月19-22日,在美國華盛頓西雅圖會議中心的 AAA 2023 + HearTECH 博覽會中所發表的”評估配戴 BiCROS 助聽器時的噪音中語音可懂度、主觀聆聽費力度和主觀聽力品質“,研究目的為針對 具自動波束成形功能的 BiCROS 系統,測試其在兩種聲學場景下對語音辨識、主觀聽覺努力與音質感受的影響。透過以18 位年齡介於 61–91 歲(10位男性、8位女性)且皆為單側聽損者為測試者,在良耳配戴 Phonak Audéo P90-R ,劣耳配戴 Phonak CROS P ,依據 DSL v5 標準配戴,實際配戴至少 4 週後進行測試評估語音在噪音中的辨識能力(Speech in Noise)、主觀聽覺努力(Listening Effort)、主觀音質與清晰度(Sound Quality),主要結果為 語音在噪音中的辨識:使用單耳助聽器或是搭配助聽器/CROS 時,語音辨識顯著優於未配戴狀態,尤其是 開啟方向性麥克風(directionality)時,改善效果最明顯,統計結果顯示在不同聲學場景下,皆有顯著差異(F(1,17)=49.55, p<0.001),證實方向性技術帶來實際效益。而在主觀音質與聽覺努力方面 結果為使用助聽器或 BiCROS 系統皆可提升音質清晰度(Clarity)與整體印象(Total Impression),聽覺努力(Listening Effort)顯著下降,未配戴、單耳全向(omni)及 BiCROS 模式間差異顯示,主要優勢來自於 方向性聲音處理技術。最後得出以下結論:
BiCROS 系統在真實環境中可明顯改善單側重度聽損者的聆聽體驗。
- 提升語音清晰度與音質。 
- 降低聽覺努力與疲勞感。 
- 使用者主觀上感受到日常溝通明顯改善。 
研究由 Sonova 集團 與 Mitacs Accelerate Fellowship 資助。
3.作者是4位邁阿密大學的耳鼻喉頭頸外科的聽力學系 Hillary A. Snapp 聽力學博士/哲學博士, 耳科 Michael E Hoffer 醫學博士, 耳科 Xuezhong Liu 醫學博士/哲學博士/美國外科醫學會院士以及工程學院 Suhrud M Rajguru 生物醫學工程及耳鼻喉科教授於2017年12月在耳科學和神經耳科學(Otolaryngology and Neurotology)期刊所發表的”現今無線 CROS 技術對於經驗豐富的植入式骨傳導助聽器使用者的康復效果“,目的是比較當前的(CROS)技術與骨導植體在經驗豐富的骨導植體使用者中對於單側重度至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的有效性。透過前瞻性研究設計、受試者內重複測量比較研究,在三級轉診中心中,由 12名成年可英文對話且患有重度至極重度單側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並因單側失聰而植入骨導助聽器的的聽損者為受測者,讓受測者配戴 CROS 裝置,並測試其在噪音中的語音表現及定位誤差(使用 BKB-SIN 測試材料進行評估語音在噪音中的感知、以 500 Hz 和 4000 Hz 為中心的窄帶噪音,以及由 19 個以 10 度間隔排列的揚聲器隨機呈現的寬帶語音刺激測試定位能力。)最後測量結果為
- 在輔助條件下,定位能力沒有改善,且 CROS 與骨導植體(BAI)之間的表現沒有顯著差異。
- 對於單側聽損者來說,在輔助條件下,語音在噪音中的表現顯著改善,特別是在「語音差耳/噪音好耳」、「語音前方/噪音前方」和「語音前方/噪音後方」的情況下。
- CROS 與 BAI 之間的表現沒有顯著差異。
最後得出以下結論: 與早期研究建議的 BAIs 優於 CROS 的表現相反,當前研究發現 CROS 與 BAI 的表現沒有差異。兩者對於單耳聽者均提供了顯著的益處。結果表明,非侵入性的 CROS 解決方案可以成功改善某些單側聽力損失,提供更好的聽力結果,並擴大該人群的治療範圍。
- 出版機構:美國耳科學會、美國神經耳科學會和歐洲耳科學和神經耳科學學會 出版
- 卷號和期號:第38卷,第10期
- 頁碼:1397-1404
- DOI:10.1097/MAO.0000000000001614
4.由范德堡大學醫學中心的聽力與語言學系副教授 Erin M Picou 博士/哲學博士, 聽力與語言學系 兒科聽力學家 Hilary Davis 博士/取得 CCC-A(Certificate of Clinical Competence in Audiology) 「聽力學臨床能力證書」,美國男子城社區兒童醫療機構 Dawna Lewis 博士/聽力與學習實驗室首席研究員兼主任 ,范德堡大學醫學中心 前任聽覺與語言科學系教授兼主任 Anne Marie Tharpe 於2020年7月20日發表在《語言、聽力與語音研究期刊》的”CROS系統可以改善動態教室中的語音識別和理解能力“,目的是在評估遠端麥克風與CROS系統對單側聽損者(unilateral limited usable hearing)的語音辨識與理解能力的影響。此外,也探討學生對於 CROS 在課堂環境中的效益主觀感受。參與者是20 位 10–16 歲的單側聽損學生,測驗內容是在實驗室中於四個揚聲器位置播放語音(語音來自中線、單側直接聲道或單側間接聲道,而雜訊揚聲器則環繞參與者),並混入背景噪音的情境下完成句子辨識(sentence recognition)與理解力(comprehension)測試,測試期間,遠端麥克風始終放置在中線揚聲器附近,最後由6位已使用 CROS 系統的學生完成自製問卷,回答在各種聽覺場景中他們使用 CROS 的經驗,問卷結果為
- 對於語音來自正前方或單側直接揚聲器時,遠端麥克風或 CROS系統 並未顯著改變表現。 
- 當語音來自單側間接揚聲器時,CROS 能提升句子辨識能力,而 遠端麥克風則會降低辨識。 
- 在理解測驗中,CROS 能使理解力提升約 11 個「合理化弧正弦單位(rationalized arcsine units)」,而遠端麥克風對理解力沒有顯著影響。 
最後得出以下結論:在類似動態課堂的實驗室環境下,CROS 系統可在無損益情況下改善語音辨識與理解力,特別是當語音來自非直接側向時。CROS 系統在現代教室對這類學生具潛在效益,特別當只有單一話筒來源時。
- 卷號:第63卷,第7期
- 頁碼:2468-2482
- DOI:10.1044/2020_JSLHR-19-00411
- PMID:32574079
- 電子出版日期:2020年6月23日
- 衛部醫器輸壹字 第017067/018490 號 
- 衛部醫器輸陸輸壹字 第003566 號
- 北市衛器廣字 第114060212 號











